让我们忽略那些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进步的 "技术焦虑症患者 "吧。这些 "技术狂人 "对 Meta(前身为 Facebook)的不幸津津乐道。他们无耻地嘲笑一家已在元宇宙领域投资 200 多亿美元的公司的战略。
不可否认,这些数字并不乐观。裁员 11000 人(占员工总数的 13%),股市估值自 2021 年秋季以来几乎翻了两番。马克-扎克伯格总是走在曲线的前面。他会找到自己的经济模式,他会成功的,就像他在 Facebook 或 WhatsApp 上所做的那样。
大约有 36 亿人(占世界人口的近一半)每月至少连接一次这三项服务中的一项。
有人认为,元宇宙与我们在 2003 年认识的 "第二人生"(Second Life)非常相似。当时,专家、记者和大品牌都对这款三维视频游戏感到兴奋,在这款游戏中,每个人都可以创建自己的角色,四处漫游,与其他参与者互动,使用数字货币买卖虚拟土地或服装。然而,这款游戏的用户数量在达到 100 万之后便逐渐减少。
然而,元宇宙与 "第二人生 "毫无关系。在科技界,语音识别和智能手机等项目在 20 年后取得了成功。
相信元宇宙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。数字工具可以处理更多的信息。新工具不断涌现,例如虚拟现实头盔,它能带来比电脑屏幕更强的沉浸感。
区块链是一种共享的、因而完全去中心化的数据库,它可以证明包括艺术品或货币在内的数字资产的所有权。因此,区块链在有时模糊不清的数字世界中创造了信任。
准确定义 "元宇宙 "是非常重要的,特别是对于那些年过四十的人来说,这个概念就像英语十一月的雾一样清晰。
Metaverse:这是一个奇特的名字!元宇宙 "一词最早出现在 1992 年美国作家尼尔-史蒂芬森出版的科幻小说《雪崩》中。在这本书中,个人可以通过特定的眼镜连接到一个三维宇宙,在这个宇宙中,虚拟行为会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。其他经典作品,如《黑客帝国》电影(1999 年)或最近的《玩家一号》(2018 年),也都在探索数字宇宙,在这些数字宇宙中,虚构的价值不亚于现实,甚至更高。
不过,单从 "metaverse "一词的词源学来看,就能给初学技术的人以启迪。在希腊语中,前缀 "Meta "的意思是 "超越",而 "Vers "则是宇宙的浓缩形式。因此,简单地说,元宇宙是一个超越现实的世界。
目前,关于元宇宙或'元宇宙 2022 版'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马克-扎克伯格的 Meta 在使用这个术语时,很可能略微歪曲了它。一个开放、可访问的元宇宙是可能的。就看我们科技专业人士如何解释了。
要做到这一点,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向尽可能多的人解释元宇宙的优点,以及它能在日常生活中为每个人带来什么。
在屏幕前进入 3D 世界,或者戴上增强现实耳机,完全沉浸其中。四处漫游、玩耍、运动、参观博物馆、购买手提包或衣服、与朋友见面、结交新朋友、参加工作会议、在去酒店之前参观酒店......
所有这些都已经存在!这就是元世界。这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,通过区块链,人们可以进入虚拟世界,即元世界,在这里,人们可以通过化身进行导航。
社交网络、在线购物网站、交友平台、职业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Web3 所提供的是以身临其境、互动和智能的方式开展所有这些活动,从而更进一步。
我深信,未来确实正在我们面前展开。